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甘肃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调查研究

甘肃监管局:补短板 强弱项 有力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推动乡村产业持续发展,是当前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财政部甘肃监管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座谈,实地走访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一、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瓶颈,道路交通方面,产业路、田间道路建设欠账较大。电力保障方面,部分地方农网改造后跟不上当前产业发展需要,供电仍存在“卡脖子”和低电压等问题。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垃圾收运和污水处理能力有限,生活垃圾处理难的问题突出。农产品流通方面,产地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设施相对落后,物流成本高、销售运输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产业结构不优、链条较短。农业生产中育种、仓储、加工等环节标准化程度较低,同时存在精深加工滞后、产业链条过短、产品附加值较低等发展硬伤。畜禽养殖业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市场开拓能力差,特别是畜产品屠宰和精深加工不足,冷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存在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尤其是龙头企业数量少、竞争力弱。

  三是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中央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以小额信用贷款为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有限。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规定,集体土地、耕地均不能用于抵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由于缺乏抵质押物而无法获得银行大额信贷支持。由于存在经营周期长、市场不稳定、效益产出低等不确定因素,农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风险,银行顾虑贷款回收难而不愿放贷。

  四是产业风险抵御能力弱。乡村产业发展面临土地流转费高、市场价格不稳、突发自然灾害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风险抵御能力较弱。以畜禽养殖业为例,牛羊等畜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鸡鸭等禽产业疾病疫情多、价格不稳定,另外养殖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疫病防控压力,特别是一旦出现疫病,生产经营主体要蒙受巨大损失。

  二、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是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石。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和措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模式,科学研究制定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统筹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倾斜,补齐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硬件短板,全面改善供电、道路、通信、冷链物流、垃圾处理等设施条件,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石。

  二是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着力优化种植业、养殖业、中药材等产业布局;大力培育和扶持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加强农业产业集聚,支持建设整乡整县整流域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连片种养基地;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扶持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引导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等第三产业,着力破解农产品销售瓶颈,有效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尝试通过资产抵押、订单抵押、土地流转合同抵押、合作社成员联保等多种方式进行抵押贷款;加快完善县域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向乡村产业,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融资担保力度;鼓励银行机构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轻对抵质押担保的过度依赖,降低信贷门槛,提高农业产业信用贷款比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逐步减少财政直接补贴资金,将更多财政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经营贷款贴息。

  四是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加快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用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升农业内在品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乡村产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通过举办品牌宣介、贸易洽谈、产销对接会等开展广泛营销,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来增强抗风险能力。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使农业生产经营同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大力宣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保,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发挥农业保险的兜底保障作用。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