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监管局:严把“三关” 助力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提质增效
甘肃监管局聚焦“审核、监管、问效”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构建起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推动持续强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监管,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一、严把“审核关”,筑牢资金安全防线
坚持关口前移,建立“政策审查+现场核查+数据比对”三维审核机制,助力资金分配科学合理、使用规范高效。
(一)强化政策审查,推动资金投向精准。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学习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省级相关政策文件,全面掌握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分配原则、绩效目标等内容,重点审核高校申报材料是否体现“一校一策”发展定位,是否聚焦“双一流”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关键领域,确保专项资金投向精准、靶向发力。
(二)细化现场核查,推动项目查深查透。采取书面审核与实地核查相结合方式,对高校报送的专项资金申报材料进行全面细致地审查。在书面审核基础上,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项核查组,深入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2所省属高校,通过查阅财务账目、项目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展深入了解,推动审核工作查深查透、取得实效。
(三)深化数据比对,推动结果真实可靠。将高校申报数据与教育事业统计年鉴、财务决算报表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核实在校生规模、地方财政预算安排情况、基建项目支出等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推动审核结果真实可靠。
二、严把“监管关”,促进资金规范运行
创新监管方式,构建“线上监测+线下督导”双线监管模式,实现对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监管。
(一)依托线上监控平台,实现动态预警。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甘肃省所有中央财政支持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进行全覆盖扫描,重点关注资金拨付是否及时到位、使用是否规范高效等情况,及时发现疑点问题,为线下核查提供精准靶向。
(二)强化线下深度核查,保障监管实效。在线上动态监管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以查阅资料、现场勘察、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高校对资金流向和使用细节进行地毯式排查,针对关键资金项目,展开重点攻坚,对可疑数据追根溯源,确保每一笔资金去向清晰、用途合规。
(三)凝聚多方协同力量,推动问题整改。加强与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其行业管理职能作用和财政联合监管机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切实发挥监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
三、严把“绩效关”,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坚持将绩效理念贯穿审核工作始终,积极探索建立“审核+绩效”工作机制,推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一)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推动预算编制“不跑偏”。对高校提交的绩效目标申报材料进行全面细致审核,督促相关高校科学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并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把控资金流向,确保资金投向与绩效目标相匹配,为合规高效使用资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绩效运行监控,推动预算执行“不走样”。对照绩效目标,对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项目实施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动态监控,实时追踪资金流向与预算执行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三)深化事后绩效评价,推动资金效益“不打折”。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纳入全局93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自评抽查复核范围,全面评估资金使用效益,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不足,为完善政策、改进管理提供参考。此外,注重结果应用,在要求高校针对问题限期整改的同时,建议省级财政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挂钩,激励高校主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下载: